概況
尼日利亞,全稱: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,是非洲古國,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。
今天,它也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(截至2018年9月1.9億)和非洲第一大經濟體(2017年GDP3885億美元)。
尼日利亞地處西非東南部,是非洲幾內亞灣西岸的頂點。
鄰國包括西邊的貝寧,北邊的尼日爾,東北方隔乍得湖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,東和東南與喀麥隆毗連,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。
全國地形復雜多樣,地勢北高南低。沿海為寬約80公里的帶狀平原;南部低山丘陵;中部為尼日爾—貝努埃河谷地;北部豪薩蘭高地超過全國面積面積1/4;東部邊境為山地,西北和東北分別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。
主要城市
首都阿布賈(Abuja)人口約200萬,坐落在尼日爾州境內,地處中央高原的西南邊緣。
為尼日爾州、卡杜納州、高原州和克瓦拉州的交匯點,距離拉各斯約500公里,是全國的地理中心。
拉各斯,尼日利亞的舊都和最大港市,也是西非第一大城市,為全國經濟、金融和物流中心,外企進入西非市場的首選重鎮,全國80%的商貿活動集中于此。
恩古魯,尼日利亞北部城市,扎里亞—卡諾鐵路干線的東北終點站。當地有卡努里、貝德和曼加人農產品銷售中心,并經地方公路接卡諾—邁杜古里干線公路網。
邁杜古里,博爾諾州(Borno)首府。在國境東北部恩加達河與蒂澤爾河匯流處。1964年鐵路通此后成為東北部地區商業、交通中心,農畜產品重要集散地和轉運站,周圍農產品豐富。
資源
尼日利亞資源豐富,已探明有30多種礦藏。主要有石油、天然氣、錫、煤、石灰石等。
已探明石油儲量372億桶,居非洲第二、世界第十位。
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5.1萬億立方米,居非洲第一、世界第八位。
煤儲量約27.5億噸,為西非唯一產煤國。森林覆蓋率為17%。
工礦業
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,占尼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5%、國內生產總值的20%~30%來源于石油行業。
2017年日均產油188萬桶,較上年增加50萬桶,居非洲第一。不過因國內煉油能力較低,約85%國內成品油消費需依賴進口。
紡織、車輛裝配、木材加工、水泥、飲料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圍地區。
全國有3座鋼廠,年產量僅1萬余噸。
制造業發展水平低,多數工業制品仍依賴進口。
電力供應嚴重不足,現有裝機容量1040萬千瓦,實際最大發電能力507萬千瓦,僅不足四成家庭通電。
農 業
棉花、花生等許多農產品曾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;后因石油工業的影響一度下降?,F隨著尼政府加大對農業投入,農作物產量有所回升,年均增長7%以上。
農業主產區集中在北方地區。木薯年產量4000萬噸,位居世界第一。大米、面粉等糧食不能自給,年均500萬噸大米消費量中200萬噸依靠進口。
2017年公布的《經濟復蘇與增長計劃》中提出要努力實現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,加大對農業投資。
爭取2018年實現大米自給自足,2019/2020財年實現小麥自給自足。
制造業
尼日利亞的制造業包括皮革制造和紡織工業(集中在卡諾、阿貝奧庫塔、奧尼查和拉各斯),汽車制造(比如法國汽車制造商標志和英國卡車制造商Bedford,是通用汽車的一個子公司),T恤、塑料制造和食品加工業。
與中國的關系
尼日利亞是中國在非洲第三大貿易伙伴,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出口市場,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和第三大投資目的地國。
中國與尼日利亞的貿易額占與西非共體總貿易額的39%,占與非洲總貿易額的8.1%。
中國出口尼日利亞的產品包括:電機、電氣、音箱設備及其零附件;鍋爐、機械器具及零件;車輛及其零附件;鋁及其制品;鋼鐵制品;橡膠及其制品;塑料及其制品;鋼鐵;雜項化學產品;加工羽毛及制品;人造花;人發制品。
市場
尼日利亞占據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總GDP的3/4以上,對西非其他國家以及全非洲都具有很強的輻射力。
輻射國家或地區包括蘇丹、利比亞、阿爾及利亞、乍得、埃及等。尼日利亞日益增長的人口和經濟實力保證了居民購買力和消費能力。
尼日利亞目前零售業以露天市場、小賣部等傳統貿易形式占主導;雖然這類零售渠道最為普遍。
不過,在尼爾森發布的聯合報告《2017年尼日利亞購物趨勢》顯示,應消費者需求,尼日利亞超市、大賣場等現代貿易形式正在增加。
尼日利亞主要出口產品為石油、可可、橡膠和棕櫚仁,對口國為印度、美國、西班牙和法國等。
主要進口產品是機械設備、交通設施和消費品等,對象包括:中國、美國、比利時、英國等。
2017年1月,尼正式簽署“貿易便利化協定”(TFA),成為世貿組織第107個正式接受該協定的國家。
文化
尼日利亞官方語言為英語。主要民族語言有豪薩語、約魯巴語和伊博語。
全國居民中50%信奉伊斯蘭教,40%信奉基督教,10%信仰其他宗教。
早在兩千多年前,該國就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。著名的諾克、伊費和貝寧文化使尼享有“黑非文化搖籃”的美譽。
獨立后,尼現代藝術、民間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繪畫等都有較快發展,產生了一批著名小說家、戲劇家、詩人和表演藝術家。
1986年,著名小說家、詩人和戲劇家沃爾·索因卡獲諾貝爾文學獎,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非洲文學家。
此外,當地還有奧孫節、萊博庫節、奧發拉節、莎羅節、烏合拉節、伊古埃節、伊都節、阿貢捕魚節等重要節日。
景點
旅游資源豐富,如瀑布、海灘、赤道森林等。
主要旅游景點有:奧遜州的奧索博神樹林,阿達瑪瓦州的宿庫盧文化遺產,夸拉州的奧烏瀑布,博爾諾州的乍得湖寺院,十字河流州的奧布都大牧場,伊莫州的奧古都湖,翁多州的溫泉和包奇州的楊卡里野生動物園。
當地美食是傳統的“五色板”,即用玉米面(黃色)、本薯面(淺黃色)、豆類面(咖啡色)、蔬菜(綠色)、西紅柿(紅色)混合在一起燒制而成的糕狀或湖狀食物。
另外,尼日利亞人喜食粥湯,如卡努里人喜食“布拉布斯科”,即用黍米熬的粥;豪薩人喜食“圖活粥”。
湯類,較為普及的是用炸甜瓜干、葫蘆干、西紅柿塊、魚或雞合煮的“埃古西湯”,用肉末和香蕉煨制成的“阿卡拉湯”,香而不膩、別具一格。
建議到當地游玩事前先做好攻略,了解尼日利亞各地風俗及注意事項。
建議
尼日利亞的外國投資領域主要是石油、銀行、制造和建筑業。主要投資來源國為美國、法國和英國。
根據尼日利亞消費者消費習慣和主要消費場所,目前該國較需要去中間商、搶占中小采購商及專業買家和縮短貿易周期等服務。
縮短貿易周期、匹配精準買家,去中間商并提升利潤空間等方法較適應當地市場。
在國際貿易中,應注意合約條款問題,可咨詢擅長對外業務的律師及專業人士。
來源:ChinaTradeWeek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