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都: 尼亞美
人口: 2150萬(2017年)
營商環境排名: 全球143(2019年)
重點產業: 礦業、農業
GDP: 82.53億美元(2017年)
語言:法語
國家概況
國名面積人口
【國名】尼日爾共和國
【面積】1267000平方公里
【人口】2150萬(2017年)
【官方語言】法語
【國慶日】12月18日
?
首都與區劃
【首都】尼亞美
【區劃】全國劃分為7個大區、1個大區級市即首都尼亞美,36個省和265個鎮
?
國家地理
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緣,系西非內陸國家。
?
經濟狀況
總況
以農牧業為主。當前政府大力發展農業、能源、電力、交通等產業,致力于整頓經濟,改善民生,取得一定成效,經濟保持小幅增長。
?
資源
主要礦產有鈾、磷酸鹽、煤、石油,還有錫、鐵、石膏、黃金等礦藏。
?
工業
基礎薄弱,主要有石油煉制、電力、紡織、采礦、農牧產品加工、食品、建筑和運輸業等。根據經濟改革計劃,尼日爾對電信、能源、水、燃料等領域的國營企業實行私有化。
?
農業
農牧林業等第一產業是最主要的經濟部門。糧食生產不穩定,主要糧食作物有小米、高粱、薯類和豆類等。森林資源貧乏。由于人口增長、大面積開墾耕地和居民日常生活以柴薪為主要燃料等原因,森林面積以年均遞減2.4%的速度日益萎縮。
?
旅游
上世紀80年代起步。主要旅游景點有:南部的W自然保護區和尼日爾河谷,北部有阿伊爾高地、賈多高原、阿加德茲圖阿雷格族城和泰內雷沙漠等。尼日爾非洲國際時裝節為重要旅游項目,1998年首次舉辦,兩年一屆。
?
交通
【公路】總長為19500公里
【空運】3個國際機場,4個國內民運機場
【水運】尼日爾河橫貫尼境內550公里,有小型機動貨船通行,雨季可航行較大船只
?
外貿
主要出口鈾、石油和黃金等。
中尼經貿
總體格局
1974年,中國與尼日爾建交。
1996年,中國與尼日爾復交,此后兩國關系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。
?
經貿往來
中國與尼日爾簽有經濟貿易合作協定,設有經貿合作混委會。2018年,中國與尼日爾貿易總額為2.87億美元,中方出口1.16億美元,進口1.71億美元。近年來,兩國在能源資源領域互利合作也取得積極進展。
?
友好援助
1974年至1992年間,中方共承建農業合作、特臘水庫、埃爾地區打井、蒂亞吉埃爾下墾區、綜合體育場等項目。1996年中尼復交后,中方又完成恩東加節制閘工程、社會住宅建設、津德爾市政供水工程、尼亞美綜合醫院、尼日爾河二橋及延長線項目、津德爾市供水項目等。目前正在實施的有尼日爾河三橋等項目。中尼簽有文化和教育合作協定,自1978年起中方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。兩國簽有中國向尼派遣醫療隊議定書。中方自1976年起向尼派遣第一批醫療隊員29人,截至1992年共派出8批醫療隊員。?
?
服務信息
簽證入境
中國持普通護照公民須在尼日爾駐外使領館申請入境簽證。入境簽證通常需返簽,辦理時間較長,建議提前1個月遞交申請。
?
海關防疫
尼日爾已加入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和文物保護國際公約,嚴禁相關物品進出海關。行前如未注射黃熱病疫苗、腦膜炎疫苗,檢疫部門將幫助注射,補辦《國際預防接種證書》,并收取相關費用。
?
通信電源
當地移動通訊為GSM制式,各公司相互競爭,網絡信號差。民用電壓為220V,50Hz,電源插座為內孔雙圓頭式(與法國相同)。當地經常停電,容易造成電腦等設備損壞。
?
緊急求助電話
醫療急救:15
匪警:17
火警:18
國家警察總局:00227-20733743、20733744
中國醫療隊咨詢熱線:00227-89349120